“夏天一份力,冬天十倍功”——冬病夏治(三伏贴)揭开序幕了!

来源:发布时间:2024-07-03 作者:点击:

图片


夏天一份力,冬天十倍功

夏日如约而至

三伏贴又来和大家见面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呗侬们,您或您的小朋友有受到以下问题困扰吗?

1.容易生病,反复感冒、咳嗽,经常被流感、支原体等中招;

2.反复湿疹、过敏性鼻炎;

3.消化不良、厌食、容易腹泻、便秘;

     …………

针对这些情况,抓紧大自然馈赠阳气,进行“冬病夏治”调理,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适应环境能力。





图片

图片

     2024年6月21日夏至日,随着盛夏到来,我们即将迎来“三伏天”,这阶段不仅是大自然最为繁荣的时期,也是人体中阳气“最旺”之时,更是中医理论中“冬病夏治”的黄金时机;此时适当的通过三伏贴、督脉灸、扶阳罐、艾灸、内服药物等方式,驱除体内寒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目的。


图片

图片


2024年三伏贴时间表

图片

伏前开穴:

6月21日—7月14日

初伏散寒:

7月15日—7月24日

中伏升阳:

7月25日—8月03日

中伏通络:

8月04日—8月13日

末伏固本:

8月14日—8月23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冬病夏治(三伏贴)惠民活动


图片

1.扶阳罐:开三次送一次;

2.督脉灸(姜疗)开背部送腹部(姜自备,约4斤);

3.三伏贴:全程五次贴敷,开四次送一次,开一穴送一穴;

4.凡2023年—2024年在中医科住院调理的朋友,为巩固调理疗效,冬病夏治期间可免费贴五次三伏贴


图片


三伏“便利贴”

图片

     外地、不便返院复诊朋友,在院贴敷首次三伏贴后,可调配后续4个疗程药物,带回家自行按疗程贴敷,贴敷时可根据中医科制作的示范图进行参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冬病夏治”有讲究

图片

1、预防保健方案

三伏贴建议每年连续贴敷5次,连续3年;

督脉灸建议初伏期、中伏期、末伏期各阶段一次;

可达到良好的预防、治疗效果,对于身体病邪的祛除和保持身体的机能有良好的作用。

2、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个人体质、由医生评估后定制个性化方案,运用三伏贴、督脉灸、中药熏蒸、扶阳罐等联合治疗;

例如:

①儿童体虚易感冒、脾胃功能差:三伏贴+中药熏蒸+小儿推拿

②妇科宫寒引起月经不调、痛经:三伏贴+督脉灸+针灸

③过敏体质调理:三伏贴+扶阳罐+中药口服

图片

图片

图片


冬病夏治(三伏贴)适应症

图片

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咳嗽、过敏性鼻炎、体虚易感冒等;

2.儿科疾病:体虚易感冒、脾胃功能差、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3.疼痛性疾病:颈、肩、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炎;肌筋膜疼痛;

4.胃肠道疾病:胃肠功能低下、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等;

5.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寒凝性痛经、月经不调等。


注意事项

图片

1.三伏贴贴敷期间禁食生冷、辛辣刺激以及公鸡、鲤鱼、羊肉、蘑菇、海鲜等食物;

2.贴敷后注意贴敷部位防水以及不宜剧烈运动,以免出汗导致药物脱落;

3.对贴敷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敏胶带或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4.药物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成人2-4小时,儿童0.5-2小时,特别是皮肤娇嫩的儿童,应根据个体差异调整贴敷时长;

5.皮肤有皮肤外伤者不宜贴敷或应贴敷于皮肤无损伤的部位;

6.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轻度瘙痒以及色素沉着均属于正常现象,不必惊慌。如出现红点水泡、刺痒、灼热、疼痛应立即取下贴服药物,不要挤破水泡,如不慎挤破应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感染,并在再次贴敷时告知医师情况以便医师更换部位贴敷;

7.如有其他不适请尽快就医。

图片




图片

靖西市妇幼保健院妇孺国医堂(中医科)主要崇尚中医治未病和无中医不保健理念,创导以妇幼保健为基础,中医辨证论治为核心,中医药保健延伸各科相关领域。2020年顺利通过全国“妇孺国医堂”建设项目现场验收,科室开设有门诊与病房相结合,为方便患者诊治。同时,科室全体专业医疗团队将竭力为各界人士提供高品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科室拥有一支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的医护团队,现有医护人员18人,医师6人,康复4人和专业护理人员8人。设有中医儿科、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脊柱科。配有中药配方颗粒和代煎,具有方便携带,冲服简便的特点。大力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指导咨询,给予广大市民体质辩识和食疗指导。我科始终把医疗质量放在第一,把“以人为本,医乃仁术”作为科室宗旨,注重提升科室团队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中医科全体工作人员热烈欢迎您的咨询及就诊。

诊疗项目:针灸、推拿(成人、儿童)、督脉灸、腹部铺灸、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小针刀、揿针、耳针、火针、针挑、放血、中药外敷、中药贴敷、中药灌肠、中药药浴、中药熏蒸、中药洗头、中药足浴、刮痧、温灸罐、磁疗罐、扶阳罐等30余种传统外治疗法。
诊疗范围:
中医妇科:月经不调、痛经、宫寒、带下病、盆腔炎、乳腺疾病、孕前调理、产后养护、更年期综合征等方面的中医中药调理。
中医儿科:小儿发热、感冒、咳嗽、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肥大、哮喘、厌食、积滞、疳病、呕吐、反复腹泻、便秘、夜 啼、遗尿、痱子、湿疹等方面的中医中药调理。
中医脊柱科: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跟痛症、腱鞘炎、骨性关节炎、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疲劳综合征等方面的中医中药调理。
中医内科:感冒、咳嗽、失眠、眩晕、胃痛、腹痛、腹泻、便秘、淋证(尿路感染)、癃闭(尿潴留)、自汗盗汗、面瘫、痤疮、带状疱疹、肥胖症等方面的中医中药调理。
工作时间:星期一至星期日  (08:00~21:00)

咨询电话:0776-6226271




-END-

图文:中医科  

编辑:王琳娜 

初审:罗名城

终审:李英碧


图片
END

图片

图片图片